这个周末,北京迎来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风。市民们提前收到了橙色预警,并在周五提前下班前往超市备好周末的食材。大风过后,许多家庭冰箱里还堆着来不及烹饪的食物。
随着极端天气频率增加,人们的情绪波动和网络讨论也随之增多。在这次大风来临前的三天,关于“周六北京将出现破坏性大风”的消息已经在互联网上流传。民间气象组织和个人爱好者纷纷发布预测,提醒市民做好准备。尽管人们对12级阵风表示怀疑,但4月9日深夜,中国气象网和北京日报等媒体确认了大风的到来,并发布了详细预警。
到了4月10日,北京亦庄马拉松比赛宣布延期,各大景点和公园也关闭。许多人预订的高铁被取消,城市中的文物、隔离带栏杆和建筑工地都进行了安全措施。居民们开始按照沿海地区应对台风的经验,采取防护措施,如贴米字胶带。
4月11日白天,超市里的泡面和蔬菜被抢购一空。外卖订单激增,许多人提前下班回家,导致地铁拥挤和打车软件排队时间延长。傍晚时分,大风如期而至,延庆区小海陀的最大风速超过30m/s,市区最大风力出现在鸟巢冠顶东,达到8级。夜晚,局部地区的阵风达到了10级以上,平谷、密云等地甚至下起了冰雹。
4月12日早上,北京环球影城临时闭园,部分飞往北京的航班经历了剧烈颠簸。下午,浮尘和扬沙出现,天色逐渐阴沉。全市最大阵风出现在门头沟高山玫瑰园,达到14级。尽管风力稍缓,但不少树木倒下,砸坏了路边车辆。园林部门出动近3万人次进行抢险,电力职工也坚守岗位,部分地区短暂停电后迅速恢复供电。
这场大风不仅是一场自然现象,更成为一次传播学事件。全国多个地区也在经历或即将面临极端天气。由于预警到位和处理及时,北京市未接到因大风引起的伤亡报告。根据气象部门预测,这场大风还将继续向南方城市蔓延。希望北京的平安无事能够延续到更多城市。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