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猥亵小学生教师被判5年 网络性侵引警惕!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起案件,高校教师黄某因“隔空猥亵”小学生被判强制猥亵罪,获刑五年。2019年,黄某在浏览色情网站时发现了2008年出生的被害人郑某年幼时的裸体视频,并下载储存。通过查看学校活动照片和人脸对比等方式,黄某锁定郑某为广东省佛山市某小学的学生。
2022年3月,黄某设法添加了郑某的QQ号,以帮助其赶跑坏人为由,诱骗郑某拍摄数十段脱衣裸体视频。同年4月,不堪其扰的郑某更换了QQ号。2023年1月,黄某用一个新的QQ号添加郑某的新号,并以散播其裸体视频为由威胁郑某做他的女朋友,并继续发送不雅视频。无奈之下,郑某告知家人并报案。
2023年10月20日,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判处黄某有期徒刑五年。黄某不服提起上诉,同年12月8日,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为帮助女孩,检察官引入专业机构进行心理疏导,让女孩逐渐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隔空猥亵”是一种新型犯罪行为,它不需要现实中的肢体接触。一些隐藏在网络幽暗处的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媒介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这种行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胁迫、诱骗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视频聊天或发送视频、照片等方式暴露身体隐私部位或实施淫秽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将以强制猥亵罪或猥亵儿童罪定罪处罚。
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段包括红包引诱、冒充星探、以恋爱之名以及在游戏中发展情侣关系等。这些手段往往通过小恩小惠、虚假承诺或威胁恐吓来诱骗未成年人提供裸照、视频或进行大尺度聊天。家长和学校需要重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开展适合其年龄阶段的性教育及网络安全教育,教会他们辨别常见的网络性侵害犯罪手段及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家长还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上网习惯和交往情况,避免交友不慎导致孩子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如果发现孩子遭受“隔空猥亵”,家长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积极协助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尽快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同时要注意加强孩子的隐私保护,控制知情范围,做好安抚关爱和开导教育,帮助孩子走出阴影,尽可能减少伤害。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