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透视镜/做好电动渡轮配套\蔡树文

  • 国际
  • 2025-04-10 13:17:14
  • 47
由新渡轮营运的“新明珠39”是香港电动渡轮先导试验计划中的第一艘,去年12月底展开为期24个月的试验,并于上月31日开始第二阶段测试,以额外航班形式或在非繁忙时段试行载客,行走北角、红磡及九龙城,让市民体验电动“水上巴士”。“新明珠39”晚上利用北角码头的电动渡轮充电设施充电,便可应付日间的航程。  船舶排出的废气,是本港最大的空气污染源。香港已立法规管船只在香港水域,必须使用含硫量不超过0.5%的船用燃料,包括船用重油、船用柴油及船用气油。原因是含硫燃料在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空气主要污染物,要减轻空气污染,必须减少,甚至放弃使用含硫燃料。  香港推动电动渡轮,为实现减排走出重要一步,然而,船舶的运作模式与电动车运作有颇大差异,船舶充电必须靠泊码头,香港码头的设计,基本上没有为船舶充电做专门设计。未来要全面推动港内行驶的船舶电动化,须做好配套设施,除了码头之外,避风塘或船舶靠泊点的充电装置如何安排,这是推动港内行驶渡轮电气化的关键。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