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系列活动 传颂东江水供港故事
- 国际
- 2025-03-31 15:22:57
- 55
左图:水务署助理署长叶家骏说,水务署以“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为主题,策划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港闻报记者黄洋港摄;右图:“舞动水滴展”将于明日起至6月13日,在添马公园及中西区海滨长廊(中环段)举行。\港闻报记者何嘉骏摄 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香港供应东江水,缓解缺水问题,使香港得以繁荣稳定发展。为纪念及庆祝东江水供港60周年,特区政府水务署以“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走入校园,让年轻人了解东江水与切身生活的关系,在社区举办导赏团、打卡挑战赛、大型艺术装置展览等活动,加深各阶层市民认识东江水供港历史及现况。 水务署表示,东江水支撑着香港发展,令香港市民安居乐业,让香港成为今日的国际大都会,非常感谢国家对香港的支持,港人当继续奋进。\港闻报记者 伍轩沛 淡水是地球珍贵的资源,香港在1963年经历旱灾,实施长达逾一年的制水措施。在中央支持下,东深供水工程动工,1965年3月,延绵不绝的东江之水翻山而来,润泽香港,市民不再为水荒而烦恼。 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水务署以“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为主题,策划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并于去年9月起陆续推出活动。水务署助理署长叶家骏表示,“一脉相连”是突显祖国与香港血脉相连的关系,东江水从广东省流入香港,连系两地,满足香港民生所需,是香港供水的命脉、繁荣的基石;“饮水思源”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希望借此让香港市民体会国家对香港关怀和支持,并表达香港对国家的感谢。 吸引不同年龄层 动静兼备 叶家骏说,在策划教育宣传活动时,特别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市民的喜好和兴趣,设计出各式各样、动静兼备的活动,务求让东江水供港60周年的宣传讯息,透过“度身定做”的活动,能够遍及社会各阶层。他举例,香港市民近年非常注重健康,喜欢跑步和远足郊游,水务署因此推出了跑步、打卡挑战和水务设施导赏团等活动。年轻人未曾经历过制水,水务署于是在学校举行专题讲座、内地考察团等活动,令学生了解东江水的历史,感受国家如何透过这庞大的供水工程,持续对香港给予巨大支持和关爱。 水务署举办“东江水专题小学讲座”,预计至今年7月,合共到超过100间小学举行讲座,让逾两万名师生了解国家在保障香港供水及水质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东江水对香港的重要性,珍惜水资源及培养爱国情怀。今年2月,发展局、教育局及水务署合办“东江水供港探索之旅”中学生内地考察团,大约90名来自7间中学的师生参与,在广东省参观东深供水工程设施,明白到国家为保障供港东江水水量和水质作出的巨大努力,今后将更珍惜水资源。 水务署亦正筹备于暑假举办为期六天、以“识水思源”为主题的国家水利建设暨文化科技参访团。参访团以中学生为主,联同专业界别、青年工程师及大专生等百多名团员,实地考察国家重点水利建设,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让香港年轻一代及工程业界亲身体会国家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更深入了解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部署。 “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专题巡回展览于今年1月及2月,先后在铜锣湾时代广场、油塘“大本型”顺利举行,吸引了超过5万人踊跃参与。专题流动展览车从3月22日起,陆续走访不同地区和学校,并会在4月13日前,停泊于全港20个地点。 大型艺术展览明起举办 发展局及水务署举办的大型艺术展览“舞动水滴展”,于4月1日至6月13日,在添马公园及中西区海滨长廊(中环段)举行,透过大小不同的水滴装置表达东江水为香港注入生命力和社会共融的文化氛围。展品《舞动的水滴》由国际著名艺术家马兴文创作,以象征包容与生命力的水滴为核心元素。 水务署并正密锣紧鼓筹备多项大型纪念活动,从3月到7月,将有包括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典礼、国际水务领袖高峰论坛、国家水利建设暨文化科技参访团等,期望把庆祝活动推向高峰,让更多市民感受到炽热欢乐气氛。 叶家骏表示,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从未间断为香港供应可靠和稳定的东江水,亦一直致力保障东江水的水质和供水量。目前,东江水占全港食水用量达七至八成,支撑着香港整体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令香港市民安居乐业,让香港成为今日的国际大都会。非常感谢国家对香港的支持。
有话要说...